2021 © 土木工程拓展署
修訂日期:2022年5月27日
1972年6月18日是香港山泥傾瀉歷史上最黑暗的一天。由當年6月16至18日期間,香港天文台錄得共653毫米雨量,為當時有紀錄以來錄得的第二高降雨量。慘劇接連發生,無分貧富。受到最嚴重破壞的地方是九龍東秀茂坪和香港島半山的旭龢道。
在1972年6月18日中午時份,曉光街對下的斜坡崩塌。數以噸計的泥土一湧而下,摧毀了78間寮屋 (圖1),居民慘遭活埋。山泥傾瀉導致71人死亡。
同日晚上大約9時,港島寶珊道上方的天然山坡發生山泥傾瀉。泥石下滑並積聚動量,推倒12層高的旭龢大廈及旁邊一座六層高樓宇並使其完全摧毀(圖2)。山泥傾瀉摧毀許多家園及奪走了67人的生命。
今年是「六一八」山泥傾瀉事件的第50個年頭。為了讓公眾有機會重溫這兩宗山泥傾瀉的歷史,土木工程拓展署轄下的土力工程處將開展一連串的活動,包括大型展覽、學校探訪、攝製專題記錄片及舉辦「寶珊排水隧道 - 山泥傾瀉科技展學館」導賞參觀等。希望透過這些活動提高公眾對斜坡安全的認識,並提醒公眾對氣候變化和極端暴雨導致不斷增加的山泥傾瀉風險保持警惕。
土力工程處將於6月3日至6日在中環大館F倉展室(圖3)舉辦一個名為「回顧歷史,居安思危:『六一八』山泥傾瀉事故50年」的專題展覽。本處亦會於6月24日至27日在新都城二期一樓天幕廣場舉辦另一場專題展覽。
設於大館的專題展覽(圖4)將會包含4D山泥傾瀉虛擬實景體驗區(圖5)、STEM專區-「智能沙箱-『壩』同你擋」(圖6)及苔玉工作坊(圖7),讓市民親手製作紀念品。市民可以免費入場參觀展覽。有關展覽詳情可參閱專題展覽海報(圖8)。